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18的文章

01.別讓口是心非的人壞了自己的情緒

我們往往會看不慣某些口是心非的人。 嘴上說我要努力減肥、我要多讀書、我要更用功、我要對別人好一點、我要保持積極正向的人生觀以及其他生活面向的改變,但你卻會看到他跟一坨肉一樣的躺在沙發上、手上拿著漫畫再看 (OK ,尊重這是你所謂的多讀書 ) 、繼續拿著手機追劇,滑限時 ( 何不好好看一下你的現實 ) 、同樣的你一點都沒有改變。 如果你覺得心有戚戚焉,通常都是因為你 耗費許多時間跟他來一場洗心革面的對談,他仍然無所作為,重複著一樣的舊模式 ,你都開始為他擔心,然而你生氣的是因為他好像一點都沒感覺到。 為什麼我們會有這樣的感覺呢? 我認為最大的問題點來自於:你投注時間跟他討論未來怎麼走,甚至是用正面話語引導他。  然而, 你 ” 期望 ” 他會因此而有所做為或改變 。 很可惜的一件事是你覺得別人真的會因為一段慷慨激昂的言論而改變嗎? 別傻了! 你自己也許都不會因為別人的一段話而改變,更何況奢求別人因你一段話而改變。 有人可能在此提出異議。我會因為有些名人或是成功人士的話而改變阿。 在此,我想更清楚說明, 啟發和改變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                 我們很容易滑的某個作家的文章或是看到朋友轉發的內容,而有啟發;反之,我們不見得會因此會有所行動,思想、價值、信念、知識等這類無形的抽象概念傳遞的很容易,但是改變靠的是 ” 行動 ” ,你要不要做決定操控權在你手上。 回到上述所說的情況:你與他對談希望他有改變。 你會花時間和他談話的,通常會是你的家人、朋友、在意的人,沒有一個人會希望看到他們浪費時間,活在原先習慣的迴圈中,而你希望透過你的談話促使他們可以 ” 立即 ” 改變。 很抱歉,因為這股時間壓力的迫使,你忽略了他們可能正在受到啟發的這段過程,或即將展開改變,給他們多點的時間。 改變全然操控在自己身上,你無法在改變的途中幫上他一點忙。 最後,好好專注在自己的改變上吧,任何人是無法介入你的行動的。 希望你也能與我一同踏上關於100項生活提案的旅程。

Impending

{Impending} 懸繫著庸俗責難 而掩藏無盡貪婪 未來無常至誰先 決然論定一瞬間 {釋} 責難總是以不同的面貌依附在我們的生命經驗裡。 然而,在責難表象背後的本質卻是永無止盡人性的黑暗,貪生怕死地求著是一刻從未體驗的自尊、求著是那滿山滿谷的銀子,甚至更多。 僅不過當你認為自己正把持著許多事物時,卻永遠不知下一刻究竟是有未來繼續苟且貪生地把持或是一切全隨呼吸中止。    時間終將凍結於一瞬。 Impending的意義為將發生的、逼近的、懸掛住的。 正呼應著懸而未決的議題總是永遠地充斥。

阿德勒看「階級複製」到「世代翻轉」請問真的翻轉了嗎?

                現今 , 從選舉現場到國會殿堂 , 不斷開出政治口號 : 翻轉世代 , 然而 , 我們不禁想問 , 世代真的能夠被翻轉嗎?年輕世代所看見的似乎是經年累月的枷鎖 , 想改變現行體制 , 卻無力戰勝階級不斷複製的結果。                              我們無法改變嗎?    我能試著做我喜歡的事嗎?  太多太多的疑問充滿著!               教育機會均等是提供每個人相同的教育機會及相同的起始機會。學校教育應提供最基本的均等機會,讓老師的教育程度一致或教育成本開銷維持一定的平均值。學校教育同時影響向上流動與地位再製的因素。向上流動,即是透過非家庭背景等外界因素,對教育或個人成就的影響,例如,女性或黑人等透過教育,來改善自身於社會上的地位,因此,透過學校教育能夠增進社會上階級流動及代間流動。                根據台大駱明慶教授於〈誰是台大學生〉的研究中發現,以 1997-2000 年學籍資料來看,相較於全國平均 0.89% 能成為灣大學的學生, 3.06% 的臺北市人口和 6.10% 的大安區人口能成為臺大生,但臺東縣的比例只有 0.19% 。 數據顯示全國菁英學生多數來自台北,以大安區最多,顯示出都會區的教育資源豐沛,都會區的家長提供子女的教育資源已遠遠超過偏鄉地區的孩童。 台灣的教育並沒有為弱勢族群改善原家庭的經濟狀況,孩童只能持續的複製原家庭的社經地位,導致貧富差距加大。                 學校教育是促進社會中的代間流動,但在現今似乎代間流動已經漸漸停擺了!反觀,偏鄉地區的孩童父母無法提供像都會區父母提供優渥的教育環境及資源,因此在學習上偏鄉孩童就會落後都會區的孩童。另外,在關於黑人英文的研究中,發現黑人的英文程度並不比白人差,只是在學校測驗或教育是以白人中產階級的英文為標準,因此,族群之間的社經差異使得黑人在測驗上有所吃虧。 在阿德勒學說中, 有「目的論」的說法,有 別於佛洛伊德的宿命論, 不論是目的論或是宿命論, 兩者並不是相互對立或大相逕庭存在的, 反而是在某些部分有共同的論點, 然而, 多數人會推從阿德勒的目的論, 由於, 帶給大家更積極正向的人生觀。 目的論 , 捨棄宿命論的看法 , 重新定義過

成為自己的支柱

佇立於空中的那隻左手  ,象徵著自己也能夠成為自己的依靠。 從小學我就很嚮往當模範生 可惜,從來都沒被提名過 直到高中,某個下課空檔, 隨意跟同學開玩笑說: 等等要提名我 果不其然,他真的提名我!!! 天啊,這一切好不真實。 從小殷勤盼望著 竟然可以在高中實現了 最後,只剩下我與另一位同學的纏鬥我就能順利當上優良學生 當老師複誦我的名字時,我好不猶豫地舉起我的左手 後來以險勝的票數,當選優良學生 當然,這種學生票選活動通常都是將自己的票投給對方 但我沒有,此舉當然也被一些同學問道,然而我也沒正面回應 後來,和我爸討論到這件事時,他提出一個有趣的觀點: 在政治選舉中,那些候選人會投給對手嗎? 雖然人都有擁有被他人認同的渴望,但在這之前先成為自己的支柱 方法可以很簡單:如給自己的文章在Google+ 按+1

Life

儘管用盡全力嘶吼的背後,蘊含著許多無為 然而面對命運巨輪的轉動,體現失衡的無助感 每個人僅僅不過是一沙,存於這一瞬的世界中 生命呼吸器的滴答聲,看似消磨彼此的隔閡 卻深切地倒敘著:面目可憎且無盡地貪婪 使人澄明地了解一個人之德性 生命的本質是脆弱地飄渺

Demian

{ Demian } 試想 誰的少年不徬徨 或許 你我都將羅盤遺失於汪洋 忽略心中指針滴答的聲響 落入世俗表象般的恐慌 靈魂皆具那般渴望 突破禁錮已久的玻璃框 魯莽地猶如脫了韁 奮力衝破這世界所編織的謊 僅僅換來遍體鱗傷 在命運巨輪下的擺盪 取決你是否奮力打破那現狀 內心聲音已牽動羅盤的方向 此時 也不在害怕眼前的風浪 昂首闊步 前往你心之所嚮 { 釋 } Demian為諾貝爾文學家得主赫曼赫塞的作品,廣為人知的作品名為徬徨少年時。

終結抱怨的two steps

 大多時候,抱怨他人永遠比承認自己的缺點,要來的更為舒坦。 但你能持續這樣抱怨的人生多久?  醒醒吧!   沒人"真正"或是"應該"要幫你做什麼。 內心小劇場         我現在會到這間學校,都是因為以前沒花錢補習。          如果補了,不然我現在真的是不得了。          """如果我.....,我現在就......。""" 拜託,說真的,哪來這麼多假設的問題。 回到先前的第一句話: 大多時候,抱怨他人永遠比承認自己的缺點,要來的更為舒坦。 為什麼? 當然,很多人會覺得這是一個Common sense,何必重覆說? 正如同有人問道阿德勒,為什麼他都要說一些常識的東西? 阿德勒說道:說明常識,有什麼不好? 因為即便是常識,大家終其一身還是會犯一樣的錯誤。 犯錯並不可恥。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嘛。因此,可以原諒。 可是每個人又不是"顏回"可以不貳過。 重點來了,大家想知道:如何避免上述事情的發生。 STEP 1:清楚認清你的本性 在社會心理學中,有一專有名詞貼切的形容上述的現象。 自利性偏誤 (self-serving bias) :人往往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自身特質或性格,而失敗歸因於外在條件或環境。 舉例來說:因為我真的是使出吃奶的力氣努力,加上我又很聰明,才能考上我理想中的學系。反之,因為我太晚補習,我才會被當成砲灰,如果我早點補習,如果我再點用功,我現在就可以...。 徹底了解這樣的偏誤,是每一個人都會犯的錯誤。 "如果我.....,我現在就......"的金句出現時,代表你即將落入此圈套中。 STEP 2:修正你的心態(mindset) 在":心態致勝""一書中,是Carol Dweck 博士在其研究領域中提出兩種心態理論,分別為固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與成長型心態(Growth mindset),前者往往會認為多數的事情是固定不變的,例如智力天生就如此,我無法改變,因此不管我在怎麼努力,我的分數不會有明顯地進步,像就一直在同一個地方打轉;後者則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