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無法改變嗎? 我能試著做我喜歡的事嗎? 太多太多的疑問充滿著!
教育機會均等是提供每個人相同的教育機會及相同的起始機會。學校教育應提供最基本的均等機會,讓老師的教育程度一致或教育成本開銷維持一定的平均值。學校教育同時影響向上流動與地位再製的因素。向上流動,即是透過非家庭背景等外界因素,對教育或個人成就的影響,例如,女性或黑人等透過教育,來改善自身於社會上的地位,因此,透過學校教育能夠增進社會上階級流動及代間流動。
根據台大駱明慶教授於〈誰是台大學生〉的研究中發現,以1997-2000年學籍資料來看,相較於全國平均0.89%能成為灣大學的學生,3.06%的臺北市人口和6.10%的大安區人口能成為臺大生,但臺東縣的比例只有0.19%。
數據顯示全國菁英學生多數來自台北,以大安區最多,顯示出都會區的教育資源豐沛,都會區的家長提供子女的教育資源已遠遠超過偏鄉地區的孩童。
台灣的教育並沒有為弱勢族群改善原家庭的經濟狀況,孩童只能持續的複製原家庭的社經地位,導致貧富差距加大。
數據顯示全國菁英學生多數來自台北,以大安區最多,顯示出都會區的教育資源豐沛,都會區的家長提供子女的教育資源已遠遠超過偏鄉地區的孩童。
台灣的教育並沒有為弱勢族群改善原家庭的經濟狀況,孩童只能持續的複製原家庭的社經地位,導致貧富差距加大。
學校教育是促進社會中的代間流動,但在現今似乎代間流動已經漸漸停擺了!反觀,偏鄉地區的孩童父母無法提供像都會區父母提供優渥的教育環境及資源,因此在學習上偏鄉孩童就會落後都會區的孩童。另外,在關於黑人英文的研究中,發現黑人的英文程度並不比白人差,只是在學校測驗或教育是以白人中產階級的英文為標準,因此,族群之間的社經差異使得黑人在測驗上有所吃虧。
目的論,捨棄宿命論的看法,重新定義過去經驗到的事。例如,有些曾經經歷家庭失和的人,可以依然能夠活出自己生命的價值。反觀,可能有些人卻活在心理創傷的陰影下,差別就在於賦予過去經驗的意義。
過去經驗是事實、客觀描述,但人們可以透過主觀的描述改變對過去經驗的看法。
我們的教育,不單單只是給孩童知識性的能力,更需要培養他們人生價值觀,進而,他們在往後的人生更有勇氣去面對困難及問題。
對我們來說,我們無力改變過去所經歷到的事,更無法改變出生背景。然而,存在在不同的年齡層中,我們都需要具備健康心理狀態,以克服不同的困難及障礙。擁有健康的心態,可以先擁有前述所說的目的論想法,目的論,使人保持積極且有希望。
在面對人生中,許多出乎意料外的變故,可以賦予它不同層次的意義,改善自己的認知,進而,能有改善的行動!即便,小小的改變,都能創造出廣大的效應!
參考文獻:駱明慶教授〈誰是台大學生〉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