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終結抱怨的two steps


 大多時候,抱怨他人永遠比承認自己的缺點,要來的更為舒坦。
但你能持續這樣抱怨的人生多久?
 醒醒吧!   沒人"真正"或是"應該"要幫你做什麼。

內心小劇場

        我現在會到這間學校,都是因為以前沒花錢補習。
         如果補了,不然我現在真的是不得了。
         """如果我.....,我現在就......。"""
拜託,說真的,哪來這麼多假設的問題。

回到先前的第一句話:
大多時候,抱怨他人永遠比承認自己的缺點,要來的更為舒坦。

為什麼?
當然,很多人會覺得這是一個Common sense,何必重覆說?
正如同有人問道阿德勒,為什麼他都要說一些常識的東西?
阿德勒說道:說明常識,有什麼不好?
因為即便是常識,大家終其一身還是會犯一樣的錯誤。
犯錯並不可恥。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嘛。因此,可以原諒。
可是每個人又不是"顏回"可以不貳過。

重點來了,大家想知道:如何避免上述事情的發生。

STEP 1:清楚認清你的本性

在社會心理學中,有一專有名詞貼切的形容上述的現象。

自利性偏誤(self-serving bias):人往往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自身特質或性格,而失敗歸因於外在條件或環境。

舉例來說:因為我真的是使出吃奶的力氣努力,加上我又很聰明,才能考上我理想中的學系。反之,因為我太晚補習,我才會被當成砲灰,如果我早點補習,如果我再點用功,我現在就可以...。

  1. 徹底了解這樣的偏誤,是每一個人都會犯的錯誤。
  2. "如果我.....,我現在就......"的金句出現時,代表你即將落入此圈套中。

STEP 2:修正你的心態(mindset)

在":心態致勝""一書中,是Carol Dweck 博士在其研究領域中提出兩種心態理論,分別為固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與成長型心態(Growth mindset),前者往往會認為多數的事情是固定不變的,例如智力天生就如此,我無法改變,因此不管我在怎麼努力,我的分數不會有明顯地進步,像就一直在同一個地方打轉;後者則認為幾乎所有的事情是可以靠著努力或是其他方式學習,而有所改善的,這樣的心態往往會被比喻成肌肉,針對某處的肌肉多加以訓練,一段時間後則會發現肌肉與以往不同地結實,同樣的該心態也是如此,若我想學會簡單素描這項新技能,我會秉持著我可以透過不同的方法而學會,而不是說我沒這個天分不去試。

  1. 每個人絕非二分法的永遠屬於某心態。
  2. 我們會對某些試抱持著固定型心態,修正固定型心態的思維,邁向成長型心態。

試著一步步地相信:事情是可以有所改變的。

動起身,實現你要達成的目標。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阿德勒看「階級複製」到「世代翻轉」請問真的翻轉了嗎?

                現今 , 從選舉現場到國會殿堂 , 不斷開出政治口號 : 翻轉世代 , 然而 , 我們不禁想問 , 世代真的能夠被翻轉嗎?年輕世代所看見的似乎是經年累月的枷鎖 , 想改變現行體制 , 卻無力戰勝階級不斷複製的結果。                              我們無法改變嗎?    我能試著做我喜歡的事嗎?  太多太多的疑問充滿著!               教育機會均等是提供每個人相同的教育機會及相同的起始機會。學校教育應提供最基本的均等機會,讓老師的教育程度一致或教育成本開銷維持一定的平均值。學校教育同時影響向上流動與地位再製的因素。向上流動,即是透過非家庭背景等外界因素,對教育或個人成就的影響,例如,女性或黑人等透過教育,來改善自身於社會上的地位,因此,透過學校教育能夠增進社會上階級流動及代間流動。                根據台大駱明慶教授於〈誰是台大學生〉的研究中發現,以 1997-2000 年學籍資料來看,相較於全國平均 0.89% 能成為灣大學的學生, 3.06% 的臺北市人口和 6.10% 的大安區人口能成為臺大生,但臺東縣的比例只有 0.19% 。 數據顯示全國菁英學生多數來自台北,以大安區最多,顯示出都會區的教育資源豐沛,都會區的家長提供子女的教育資源已遠遠超過偏鄉地區的孩童。 台灣的教育並沒有為弱勢族群改善原家庭的經濟狀況,孩童只能持續的複製原家庭的社經地位,導致貧富差距加大。                 學校教育是促進社會中的代間流動,但在現今似乎代間流動已經漸漸停擺了!反觀,偏鄉地區的孩童父母無法提供像都會區父母提供優渥的教育環境及資源,因此在學習上偏鄉孩童就會落後都會區的孩童。另外,在關於黑人英文的研究中,發現黑人的英文程度並不比白人差,只是在學校測驗或教育是以白人中產階級的英文為標準,因此,族群之間的社經差異使得黑人在測驗上有所吃虧。 在阿德勒學說中, 有「目的論」的說法,有 別於佛洛伊德的宿命論, 不論是目的論或是宿命論, 兩者並不是相互對立或大相逕庭存在的, 反而是在某些部分有共同的論點, 然而, 多數人會推從阿德勒的目的論, 由於, 帶給大家更積極正向的人生觀。 目的論 , 捨棄宿命論的看法 , 重新定義過

電影分析---把愛傳出去( Pay It Forward )

  把愛傳出去,其實意思,正如片名一樣,以自己之力幫助三個人,再由這三個人傳出去給三個人,目的很簡單,只希望世界更美好,因為大家的關愛及幫忙,促使每個人有向上或向善的力量。 我將會以崔佛為中心探討他與媽媽及老師的關係                (1) 崔佛與母親的關係修復 崔佛是一個很貼心的小孩,其實,他不需要她做甚麼,例如帶她出去玩或是買昂貴的玩具,都不用,只希望媽媽健健康康地,不要酗酒,抽菸等不良嗜好而已。在崔佛與媽媽大吵之後,她憤而離家,她答應崔佛要洗心革面,不沾菸酒,於是他們的關係漸入佳境,一步步拉近彼此的距離,用心感受對方為你著想的事情,你就會發現關係的修復並沒有想像中的難,再者,對方所擔心的事,都只是希望身體健康,一些簡單的小小要求。 (2) 尤金老師的自我揭露    尤金與崔佛媽媽建立起一段良好的關係,因此,在崔佛媽要選擇回到前夫身邊時,他內心充滿著不願意,不想讓崔佛媽又再一次重蹈覆轍先前的錯誤,更不想崔佛忍受家庭失衡的壓力,畢竟尤金他的童年正是如此,他的阻止,不僅僅在保護崔佛母子,更在保護尤金內心當中的小男孩。當自己已經是成人時,了解在家暴的下的痛,因此,他想阻止一切的發生,只能讓崔佛媽明瞭他的童年故事,但也是因為他愛上崔佛媽,在互信關係之下,他勇敢地揭露他童年之往事。 (3) 霸凌事件的存在    最後,崔佛為了幫助被霸凌的同學,慘遭施暴者的攻擊,而枉死在刀下。觀眾,這事就會反思,那正義,因適時地站出來,抑或是,被忽略呢?我個人認為電影最後,這樣的設計橋段,隱含著正義並沒有消逝,而是存在更多人心中。然而,現實中,我常常是一名旁觀者,我害怕我干預阻止衝突的發生,會導致我降自己退向一個孤立無援的狀態下,因此我選擇旁觀,忽視 . 但我會從不一樣的面向幫助受害者,可能安慰她之類的,或許無法解決衝突,但變相的給他們一點安慰或鼓勵,讓他們有勇氣去面對。     我認為許多霸凌事件的發生,需注意他們事情的來龍去脈,並非一己之成見,我在上述所說的,幾乎都是因為那個受害者可能當面挑釁他人,而當事人也沒有做任何欺負他的動作,可能只是少跟他互動,導致最後全班孤立該位同學,但在崔佛事件中,基本上,只是正義的問題,或許我有可能站出來幫他說話等等。  (4) 愛是不可或缺的    把愛傳出去,

沒有說不行就是可以

在傳統教育上 好像被教導所有事情都有它的規範 即便是 一種開放性的問題 可以有許多創意性的答案 好像 要規範說:一定要明確地規範才是被允許的 我一直認為 很奇怪 做學校報告就會有同學說: 老師喜歡這樣這樣 我們就要這樣做 為什麼   需要懂老師的喜好?  才能完成一件事 雖然說 很多時候老師或是老鳥看到的事情和我們不同 但也不必全然按其腳本走吧 也能保留自己的原創  不是嗎 因為  只要按照老師的想法或想要的東西 就不需要腦袋思考 又能得高分 何樂而不為 一個很奇怪的人 就喜歡找事做 就喜歡跟別人不同 我想 沒有說不行就是可以 勇敢去嘗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