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17的文章

為什麼我們需要讀史?

在不同時間點,存於不同世代的個體,皆面臨著屬於該時代的問題。但在這些議題的背後,卻都有不謀而合之處。不管是在人類演化的預設,或是學術及科技等的發展,都在汲取前人的智慧,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目的在於尋求歷史典範及指引,藉此能在有限的生命裡,開創不同的可能性。 民風純樸的台灣小鎮,女孩為了幫忙分擔沉重的家計,相信陌生人口中的「工作機會」,但誰又會想到這是日軍口中的詭計。身處於異地,女孩不甘願地做著被他人偷、拐、搶、騙來的工作,一心一意靠著,想要再次踏上故土信念,驅使她們生存下去的動力,然而,心中引頸盼望的那天終於出現,迎接而來的,卻是家人的不認同及驅逐。以上是致力於平反慰安婦事件的基金會,曾經在學校所做的演講,他們透過演講論述及側錄當事人的口白,使我們對於慰安婦的歷史事件有更多的了解。 對多數人來說,歷史,可能只存於教科書或是考試當中。但經過該次演講,使我對歷史有不同的見解,其年代距離現今遙遠,沉重的過去透過講者的口中以及當事人的口述影片,不僅使我們實際地去了解她們當時的情況及細節,更重要的是,她們「鼓起勇氣」向我們揭露曾經的遭遇。面對過去,她們必然是痛苦的,但更希望我們可以了解身為女性要懂得保護自己。 當時,國中的我懵懵懂懂地聽著台上的演講,眼淚也不禁潸然落下,想像和自己同年紀的女孩,正值青春年華的歲月,卻面臨著龐大的無助及孤獨感。「同理」他人,並非一件遙不可及的事。透過文史的紀錄,我們能感同身受過去人物所遭遇的事件,並在這想像的過程中悟出人性及身為人的價值。          歷史,不僅能夠使個人在無垠的過去尋找自我價值,更能使了解人性。人之本性,難移。因此在不同的時間點,會以不同的形貌出現,像是人性之貪婪,過去美國或歐洲,依仗自己的強權,大量剝削來自非洲的黑奴;近代,日軍利用殖民國的政權,強制徵收台灣、韓國及東南亞等地的婦女作為慰安婦;當代,這樣的事件仍層出不窮,社會知名的食品大廠,假以亂真地在食用油中混雜餿水油,僅為了謀取更龐大的利益,罔顧消費者的健康安全。          至今,基金會仍與日本政府陳情,希望他們能夠正視歷史瘡疤、盼望一份道歉。對這些年邁的奶奶來說,不管是多少錢的賠償,都已經換不回曾經的青春,然而,道歉,至少能夠令他們拾起身而為人的尊嚴。需要的僅是他人的「同理」,而非同情。 歷史,絕非僅是教科書上單純

為什麼不要莫忘初衷?

要保有最初感動  別被酬賞框架      .導引              大家常說別忘記初衷,還有人會把它變成一個口號,甚至是印在班服上。但,真的有人認真思考過 假設初衷忘記後,會帶來怎樣子的改變嗎 ? 或是,整個你內在的世界觀會有怎樣的變化? 接下來,我將用心理學的實驗說明為什麼不要忘記初衷這件事會成立。               曾經,有研究者們  Lepper et al. 在 1973 時, 欲探討人的內在動機是否會因為外在動機的出現而有所減損 。也就是說,當你做一件你有興趣或是有熱情的事時,此時,若有外在酬賞的介入 ( 像是 : 金錢、點閱率、糖果等獎品 ) ,你的行為會改變嗎 ? 在有無酬賞介入的兩種情況下,你對你有熱情的事還會保有相同程度的興趣嗎 ? 簡單來說,假設, Youtuber 初先創立頻道是為了娛樂觀眾、娛樂自己很有趣,單純只為了很有趣這件事持續的做下去 ( 內在動機 ) ,接下來,因為名氣暴漲,對原先拍片的初衷有所動搖,開始為了點閱率 ( 外在酬賞介入 ) 投其所好的拍某一特定類型的影片。 回到, Lepper et al. (1973) 的研究,他將幼稚園的幼兒分成三組,分別為 : 預期自己畫畫後會得到獎品 (expected reward) 、未預期自己畫畫後會獲得獎品 (unexpected reward) 、畫畫後是沒有獎品 (no reward) 。 .過度辯證效應實驗 先於 正常水準階段 ,亦即,底下圖示藍色部分,可看出三組在基準值上都沒有明顯的差距。讓幼兒在平常的狀況下畫畫,並依畫畫的時間長短,判斷其對畫畫的興趣 ( 內在動機 ) 。其假設 : 內在動機高的幼兒,花在作畫的時間也會較多;反之亦然。 此時, 在實驗階段 ,加入外在酬賞的介入。告訴預期酬賞的組別 : 你畫畫完之後就會有個獎品;未預期酬賞的組別是在畫完之後意外獲得獎品;控制組,及用來對照兩組的實驗有無效果,因此,不再其中加入任何改變實驗的因子。 在實驗階段結束後 ,再請幼兒畫畫,此時,發現預期酬賞組別的內在動機被減損,因為此類幼兒,已經將繪畫和酬賞做連結, 自己畫畫的目的不是因為自己喜歡這件事,是為了得到獎品而畫 。另外兩組並未有上述情形的產生。 此現象就稱為過度辯證效應 ( overjustific

看完阿德勒後,你改變了嗎?

勇敢和恐懼無法單一獨大 市面上,許多以阿德勒為主體的大眾書籍,都會提到,其心理學又名「勇氣心理學」,旨在鼓勵人們要有勇氣。大眾往往會存在一迷思 — 當我看完被討厭的勇氣、勇氣心理學 …… 這類有關心理勵志的書籍等,就有勇氣了 ( 嗎 )? 這種想法契合現代社會的思潮 : 凡事講求最快速,最有效率。很抱歉,一個人的人格或價值觀,絕對無法單靠閱讀一本書,或是看完一場感動電影就有辦法改變。但它可以是你人生中的轉捩點。 ( 專家與生手 ) 換個想法,常會聽見,你這個人變了 ? 為什麼,因為看的書不一樣 ( 此處為艱深研讀 ) ,待的環境不一樣,接觸的人群不同,。當然,人開始產生質變,進而,影響到其個性及價值觀。因此,我們又為何企求個人從小到大都沒有改變 ? 人的本性是好逸惡勞的。 一旦,開始猶疑是否做出改變,人們就會評定改變所帶來的副作用遠比好處來的多,因為要重新適應新環境、新制度、新文化 … 所有新事物都要重新適應,問題來了。 1. 該做出改變嗎 ? 2. 有 「 勇氣 」 做出改變嗎 ? 三個問題的共通點在於 : 個人對自我覺察程度的多寡。 其實,不管是阿德勒學派,或是其他流派的心理治療也都非常強調 「 自我覺察 」。 即是,我們對自己有足夠的了解嗎 ? 你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嗎 ? 你對甚麼有興趣 ? 如果現在有個機會給你,你會選擇甚麼領域投資自己 ? 關於第一個問題,該做出改變嗎 ? 首先, 「 改變 」 一詞你如何定義 ? 想要改變,從小地方開始 就我來說,改變,是個體挑戰曾未嘗試的事物或領域,進而,在過程中獲得某種頓悟。因此,任何一個在生活上小小的調整,都可以算是某種改變、成就,很多事物不需要龐大的目標也能達到相同的效果。例如 : 身為 Google 工程師的 MattCutts在TED演講中 提出 30 Day Challenge ,只要堅持一個小改變 30 天,你會對自己有不同的定義。自從,聽了他的演講後,我是一個甜食控,我決定挑戰不吃餅乾 30 天,雖說前幾個禮拜會不斷地跟內心自我天人交戰,但一旦成功度過後,你就會對自己建立出自信心。 第二個問題,我們有「勇氣」做出改變嗎 ? 想要勇敢,先接納內心脆弱 勇氣,正向的語詞,人們巴不得多一點這種正向形容詞套用

曾經的迷惘,現在呢?

       選擇絕對不是最終結果,   過程中創造出意想不到的驚奇。                 會考到理想學校嗎 ?                  能轉到想要的科系嗎 ?                        能拿到大企業的實習機會嗎 ?                  我的人生可能性只有這樣嗎 ?                       要跟他 ( 她 ) 走一輩子嗎 ?                  我還能怎麼做 ?                                   新精神分析學派 Erik 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說道 : 一生在不同的年齡會遇到不同的危機 ( 如生命的轉捩點 ) 。個人的成長來自於克服這些危機;反之,你的人生就卡關了。          然而,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 ? 以 「 花甲 」 為例,每個劇裡的演員他們都在面對不同的人生課題。大哥,正在學習如何和最摯愛的家人和解、面對自己過去人生的失敗;二哥,學著放棄俗世的眼界,拋棄名與利,回頭重視情感關係;三哥,承認自己的能力和話語中的膨風具有顯著差距。四哥,正在學習跟過去說再見。 我們都在學習 「 放下 」 曾經執著的事物 。 曾經,我很執著。 很努力地在跟別人做不同的事,很奮力地在追求我想要的,到我心中預想的學校,我知道我很努力,所以應該值得追求到吧 ! 但更多時候,事情就是事與願違。               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注意力很容易被限縮,好像很多事都只有單行道,如果我沒有上理想的學校,就會怎樣怎樣,內心的小劇場就會開始作祟,但實際上,前面的如果 ( 沒有上理想的學校 ) 真的發生了,天不會垮下來,你的生活終將繼續,甚至會活得更好,因為 要相信 人在面對困難的因應能力彈性是很大的。                      最近,重新規畫未來要怎麼走, 我以為 我會有很多的學分要去補足,但後來,認真算了一下,這件事其實並沒有我預想之中的這麼困難。曾經看著校內畢業生在拍學士照,而我內心浮現一股酸楚,因為不知道我什麼時候才會畢業,我很害怕我會像花甲一樣。          但因為這樣的重新檢視,讓我了

自我超越

自我,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 雖說來到世上即擁有自我意識,但我們似乎對於其全貌都不甚了解,因此,從古鑑今,衍伸出許多關於自我的課題提供世人探尋,其中包含 : 自我超越、 自我價值、自我成長 … 等面向。 然而,我們又要如何超越自我 ? 透過個體心理學大師阿德勒的言論,我們似乎對於這項議題有所解答。阿德勒的理論核心皆 說明 : 每個人都具有「自卑感」。這樣的自卑感,並非俗世口中病態或脆弱的象徵;相反地,它是一種驅使人們正視自我缺陷且力求改變現況的動力,迎向一個全新的自我意象。 以實際面來看,或許許多人就會開始思考, 自我價值的基礎來自於自我超越 ,那我是否要從事許多我過去不敢嘗試的事物,以便打造我的自我價值。抑或,我沒有這麼多的時間與金錢做這樣的事,那我該怎麼辦 ? 就我的觀點來看, 很多時候人們在創建自我價值時,往往會陷入盲目地追求其「量」,而非「質」 。 自我是一種質變的歷程 。個人會因為在人生的過程中經歷不同大大小小的事而有所體悟,進而產生改變,建構出人生不同的新高度。 另外, 超越與競爭,是華人社會極為強調的價值,深怕一個疏忽,就輸在其跑點上,在這樣的文化底下薰陶,我們似乎也邁向 : 以量化的方式超越他人的窠臼中。 但事實上,於所身處的世界中,有無數個在不同專業領域比我們更為突出且厲害的人,我們根本無法勝過他們。尤其,當自我貶低的聲音不斷出現時,人就容易走向憂鬱、焦慮,甚至是沉溺於負面情緒之中,對未來也無所期待。最重要的是,應該要將大部分和他人的社會比較,抽離出來,將這些注意力回歸到自己身上,內省自身的缺陷,並且, 「 鼓起勇氣 」 面對它,最後去改變它。 對現階段的我來說,就是學習面對自己的缺陷,並且接受它,進而放下它,雖然於前述所說面對後要改變,但我所改變的方式就是接受它。在這段時間我為了目標用盡全力向前,倘若結果出來不如預期,我無力去改變現實,因此,我只能接受它,然而,要承認自己的缺陷,永遠要比否認來的難。或許,這樣的驅力會使我開創且看到不同的世界。 在自我追尋的旅途中,我們都在面對不同的人生課題,正如, Eric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論中,所提出每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都會面臨到不同的危機,例如在,青春期到青年時期,人面臨到自我混淆的危機,究竟自己是誰,字級的微來走向等等。 然而,自我超越

逝去的過往為什麼不容易忘?

不論過去或現在,甚至是未來,大家應該都有過相同的感覺吧。 只要我在學測或是在考試前,努力一點就好了, 或許 我現在就不用再擔心分數; 或許 我就會有更好的學校; 或許 我努力一點,現在就不用待在這個環境或公司; 或許....... 但是真相及事實總是事與願違。 這才是人生好玩的地方, 永遠你期待的跟你想要得總是相反。 所以才會有很多法師或是人生大道理說 : 要人放下,才能向前 ! 社會心理學也告訴我們 為什麼逝去的過往不容易忘 ? 反事實思考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人會傾向想像一個未曾在過去所發生的替代結果 例如: {上課遲到} 你上課遲到五分鐘,這時候你就會開始想我哪個環節快一點就不會遲到了 像是我在穿衣服快一點或是在路上不要跟誰打招呼...(這些就是替代結果) {考試} 在考試之際,天啊,我那時候如果把某段背下來,我就會寫這題了 (但事實上,根本就沒有這件事發生)     但是我就是很難放下阿 但是我就是很在意阿 但是 ……. 哪來這麼多但是 反正終究會學會 因為時間再過,人生繼續再走 有不同的挑戰即將到來 我也正在練習 雖然這樣說有點噁心,但是真的就是這樣

跳脫框架 Think out of the box

為什麼女生一定要像女生? 為什麼環遊世界真的要環遊世界? 為什麼有這麼多的規則和限制? 為什麼不能有51% 的男生和49%的女生? 為什麼不能在臺灣也環遊世界? 為什麼不能簡單地做個換位思考? 很多時候我們似乎都會被框架給限制住。 女生坐姿或是行為舉止就是要像女生; 男生不可以輕易掉下眼淚,因為你們將來要承擔責任,要表現堅強; 名校的學生一定很認真努力;(base rate) 那其他學校的學生呢?? 為什麼擁有這麼多荒謬的規則 ? 最官方的回答  如下: 因為社會這樣規範,所以我們就要這樣執行。 因為人就是社會及文化脈絡下的產物,所以我們無法改變。 然而,要在這些荒謬制度或規則存活下去,就必須擁有笑看這一切。 有時候,人的思考很容易受到注意力的侷限而有所限制。 當個人沒有意識或覺察到自己的思考歷程時, 就會很難跳脫框架,因為思考歷程就會按照過往的模式繼續進行。 因此,在跳脫思考上,需要意識的介入,才有可能養成這樣的習慣。 很多事情從小地方做起開始累積,這應該是做很多事的重要之道, 可以像"花甲"環遊世界的想法(不一定要出國,可以是在台灣有各國的字樣) 可以像"花慧"的番外篇  放假警察嚇唬臨停駕駛 生活多一點幽默的想法  整個感覺就會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