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有最初感動 別被酬賞框架
.導引
大家常說別忘記初衷,還有人會把它變成一個口號,甚至是印在班服上。但,真的有人認真思考過假設初衷忘記後,會帶來怎樣子的改變嗎?或是,整個你內在的世界觀會有怎樣的變化?接下來,我將用心理學的實驗說明為什麼不要忘記初衷這件事會成立。曾經,有研究者們 Lepper et al.在1973時,欲探討人的內在動機是否會因為外在動機的出現而有所減損。也就是說,當你做一件你有興趣或是有熱情的事時,此時,若有外在酬賞的介入(像是:金錢、點閱率、糖果等獎品),你的行為會改變嗎?在有無酬賞介入的兩種情況下,你對你有熱情的事還會保有相同程度的興趣嗎?
簡單來說,假設,Youtuber初先創立頻道是為了娛樂觀眾、娛樂自己很有趣,單純只為了很有趣這件事持續的做下去(內在動機),接下來,因為名氣暴漲,對原先拍片的初衷有所動搖,開始為了點閱率(外在酬賞介入)投其所好的拍某一特定類型的影片。
回到,Lepper et al. (1973)的研究,他將幼稚園的幼兒分成三組,分別為:預期自己畫畫後會得到獎品(expected reward)、未預期自己畫畫後會獲得獎品(unexpected reward)、畫畫後是沒有獎品(no reward)。
.過度辯證效應實驗
先於正常水準階段,亦即,底下圖示藍色部分,可看出三組在基準值上都沒有明顯的差距。讓幼兒在平常的狀況下畫畫,並依畫畫的時間長短,判斷其對畫畫的興趣(內在動機)。其假設:內在動機高的幼兒,花在作畫的時間也會較多;反之亦然。
此時,在實驗階段,加入外在酬賞的介入。告訴預期酬賞的組別:你畫畫完之後就會有個獎品;未預期酬賞的組別是在畫完之後意外獲得獎品;控制組,及用來對照兩組的實驗有無效果,因此,不再其中加入任何改變實驗的因子。
在實驗階段結束後,再請幼兒畫畫,此時,發現預期酬賞組別的內在動機被減損,因為此類幼兒,已經將繪畫和酬賞做連結,自己畫畫的目的不是因為自己喜歡這件事,是為了得到獎品而畫。另外兩組並未有上述情形的產生。
此現象就稱為過度辯證效應 ( overjustification effect ),當給予個人有興趣的活動外在酬賞時,則會減損從事該興趣活動的內在動機。
.跳脫外在酬賞束縛
這也就是為什麼,不管是在教育心理學上,或是親職教育中,都會特別強調要妥善利用獎勵制度。雖然在行為學派來說:給予獎勵或獎品是一種正增強,利用個體喜歡的事物加強其未來行為產生的可能性,但是這件事在過度辯證效應中卻可以看見適得其反的效果,一旦獎勵行為或鼓勵的界線沒有拿捏得易,很容易就會出現損及內在動機的可能。
所以,身為家長或老師,該怎麼做?
利用口語讚美或鼓勵代替實質的獎勵,讓幼兒或孩童了解到,自己所做的行為是使他個人能夠彰顯其有價值的且有意義的,促使往後的內在動力可以持續驅動他的外顯行為。
利用口語讚美或鼓勵代替實質的獎勵,讓幼兒或孩童了解到,自己所做的行為是使他個人能夠彰顯其有價值的且有意義的,促使往後的內在動力可以持續驅動他的外顯行為。
身為個體,又該怎麼做?
不斷尋找能夠維持你內在動機的因素,並且跳脫外在酬賞的框架。
參考文獻:
Undermining children's intrinsic interest with extrinsic reward: A test of the "overjustification" hypothesis.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