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看完阿德勒後,你改變了嗎?

勇敢和恐懼無法單一獨大
市面上,許多以阿德勒為主體的大眾書籍,都會提到,其心理學又名「勇氣心理學」,旨在鼓勵人們要有勇氣。大眾往往會存在一迷思當我看完被討厭的勇氣、勇氣心理學……這類有關心理勵志的書籍等,就有勇氣了()?

這種想法契合現代社會的思潮: 凡事講求最快速,最有效率。很抱歉,一個人的人格或價值觀,絕對無法單靠閱讀一本書,或是看完一場感動電影就有辦法改變。但它可以是你人生中的轉捩點。(專家與生手)

換個想法,常會聽見,你這個人變了?為什麼,因為看的書不一樣(此處為艱深研讀),待的環境不一樣,接觸的人群不同,。當然,人開始產生質變,進而,影響到其個性及價值觀。因此,我們又為何企求個人從小到大都沒有改變?

人的本性是好逸惡勞的。

一旦,開始猶疑是否做出改變,人們就會評定改變所帶來的副作用遠比好處來的多,因為要重新適應新環境、新制度、新文化所有新事物都要重新適應,問題來了。
1.該做出改變嗎?
2.勇氣做出改變嗎?

三個問題的共通點在於: 個人對自我覺察程度的多寡。其實,不管是阿德勒學派,或是其他流派的心理治療也都非常強調自我覺察」。即是,我們對自己有足夠的了解嗎?你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嗎?你對甚麼有興趣?如果現在有個機會給你,你會選擇甚麼領域投資自己?

關於第一個問題,該做出改變嗎?首先,改變一詞你如何定義?

想要改變,從小地方開始

就我來說,改變,是個體挑戰曾未嘗試的事物或領域,進而,在過程中獲得某種頓悟。因此,任何一個在生活上小小的調整,都可以算是某種改變、成就,很多事物不需要龐大的目標也能達到相同的效果。例如: 身為Google工程師的MattCutts在TED演講中提出30 Day Challenge,只要堅持一個小改變30天,你會對自己有不同的定義。自從,聽了他的演講後,我是一個甜食控,我決定挑戰不吃餅乾30天,雖說前幾個禮拜會不斷地跟內心自我天人交戰,但一旦成功度過後,你就會對自己建立出自信心。

第二個問題,我們有「勇氣」做出改變嗎?

想要勇敢,先接納內心脆弱

勇氣,正向的語詞,人們巴不得多一點這種正向形容詞套用在自己身上;反之,形容自己的負面詞語越少越好。但是,大家往往忽略一點: 沒有害怕或恐懼等負面情緒的體認,就不會凸顯勇氣的產生。正負、強弱、輕重等,它們都是一體共存的。依據凱利(Kelly)的個人構念理論來看,認為人對所有事物的建構都有二分性)所有事物都存在正反兩種面向,像是,以Kelly的建構論來看,假設我們對誠實的人有一套看法(誠懇、真誠),然而,我們同樣也會建構出不誠實者的形象(奸詐、狡猾)
然而,人往往受到注意力的侷限,因為人對於負向情緒或是事件都會多加留意,這是演化下的機制,(人的杏仁核會因為威脅而產生激發),所以了解人們生物性的先備機制,才能有意識地提醒自己---適時地跳脫框架思考。當一段感情決裂後,人都會聚焦在我失去了時間、一段經營很久的關係,但是換個想法你或的自由,你獲得看清一個人的機會。
勇氣它並非一時半晌就靈光剎現地出現。人生這趟旅程由勇氣和恐懼所交織而成,正如前面所說:沒有害怕就沒有勇氣的存在。

一旦感到害怕,不如就假裝勇敢,接著,就會試著勇敢,最後你會有勇氣面對。許芳宜

阿德勒所言:人需要花自己一半的歲數,才能完全學會阿德勒的精隨。所以,改變、勇氣、恐懼,都是一個連續向度且交互依存,我們無法排除任何一項因子對我們的人生所帶來的影響。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阿德勒看「階級複製」到「世代翻轉」請問真的翻轉了嗎?

                現今 , 從選舉現場到國會殿堂 , 不斷開出政治口號 : 翻轉世代 , 然而 , 我們不禁想問 , 世代真的能夠被翻轉嗎?年輕世代所看見的似乎是經年累月的枷鎖 , 想改變現行體制 , 卻無力戰勝階級不斷複製的結果。                              我們無法改變嗎?    我能試著做我喜歡的事嗎?  太多太多的疑問充滿著!               教育機會均等是提供每個人相同的教育機會及相同的起始機會。學校教育應提供最基本的均等機會,讓老師的教育程度一致或教育成本開銷維持一定的平均值。學校教育同時影響向上流動與地位再製的因素。向上流動,即是透過非家庭背景等外界因素,對教育或個人成就的影響,例如,女性或黑人等透過教育,來改善自身於社會上的地位,因此,透過學校教育能夠增進社會上階級流動及代間流動。                根據台大駱明慶教授於〈誰是台大學生〉的研究中發現,以 1997-2000 年學籍資料來看,相較於全國平均 0.89% 能成為灣大學的學生, 3.06% 的臺北市人口和 6.10% 的大安區人口能成為臺大生,但臺東縣的比例只有 0.19% 。 數據顯示全國菁英學生多數來自台北,以大安區最多,顯示出都會區的教育資源豐沛,都會區的家長提供子女的教育資源已遠遠超過偏鄉地區的孩童。 台灣的教育並沒有為弱勢族群改善原家庭的經濟狀況,孩童只能持續的複製原家庭的社經地位,導致貧富差距加大。                 學校教育是促進社會中的代間流動,但在現今似乎代間流動已經漸漸停擺了!反觀,偏鄉地區的孩童父母無法提供像都會區父母提供優渥的教育環境及資源,因此在學習上偏鄉孩童就會落後都會區的孩童。另外,在關於黑人英文的研究中,發現黑人的英文程度並不比白人差,只是在學校測驗或教育是以白人中產階級的英文為標準,因此,族群之間的社經差異使得黑人在測驗上有所吃虧。 在阿德勒學說中, 有「目的論」的說法,有 別於佛洛伊德的宿命論, 不論是目的論或是宿命論, 兩者並不是相互對立或大相逕庭存在的, 反而是在某些部分有共同的論點, 然而, 多數人會推從阿德勒的目的論, 由於, 帶給大家更積極正向的人生觀。 目的論 , 捨棄宿命論的看法 , 重新定義過

電影分析---把愛傳出去( Pay It Forward )

  把愛傳出去,其實意思,正如片名一樣,以自己之力幫助三個人,再由這三個人傳出去給三個人,目的很簡單,只希望世界更美好,因為大家的關愛及幫忙,促使每個人有向上或向善的力量。 我將會以崔佛為中心探討他與媽媽及老師的關係                (1) 崔佛與母親的關係修復 崔佛是一個很貼心的小孩,其實,他不需要她做甚麼,例如帶她出去玩或是買昂貴的玩具,都不用,只希望媽媽健健康康地,不要酗酒,抽菸等不良嗜好而已。在崔佛與媽媽大吵之後,她憤而離家,她答應崔佛要洗心革面,不沾菸酒,於是他們的關係漸入佳境,一步步拉近彼此的距離,用心感受對方為你著想的事情,你就會發現關係的修復並沒有想像中的難,再者,對方所擔心的事,都只是希望身體健康,一些簡單的小小要求。 (2) 尤金老師的自我揭露    尤金與崔佛媽媽建立起一段良好的關係,因此,在崔佛媽要選擇回到前夫身邊時,他內心充滿著不願意,不想讓崔佛媽又再一次重蹈覆轍先前的錯誤,更不想崔佛忍受家庭失衡的壓力,畢竟尤金他的童年正是如此,他的阻止,不僅僅在保護崔佛母子,更在保護尤金內心當中的小男孩。當自己已經是成人時,了解在家暴的下的痛,因此,他想阻止一切的發生,只能讓崔佛媽明瞭他的童年故事,但也是因為他愛上崔佛媽,在互信關係之下,他勇敢地揭露他童年之往事。 (3) 霸凌事件的存在    最後,崔佛為了幫助被霸凌的同學,慘遭施暴者的攻擊,而枉死在刀下。觀眾,這事就會反思,那正義,因適時地站出來,抑或是,被忽略呢?我個人認為電影最後,這樣的設計橋段,隱含著正義並沒有消逝,而是存在更多人心中。然而,現實中,我常常是一名旁觀者,我害怕我干預阻止衝突的發生,會導致我降自己退向一個孤立無援的狀態下,因此我選擇旁觀,忽視 . 但我會從不一樣的面向幫助受害者,可能安慰她之類的,或許無法解決衝突,但變相的給他們一點安慰或鼓勵,讓他們有勇氣去面對。     我認為許多霸凌事件的發生,需注意他們事情的來龍去脈,並非一己之成見,我在上述所說的,幾乎都是因為那個受害者可能當面挑釁他人,而當事人也沒有做任何欺負他的動作,可能只是少跟他互動,導致最後全班孤立該位同學,但在崔佛事件中,基本上,只是正義的問題,或許我有可能站出來幫他說話等等。  (4) 愛是不可或缺的    把愛傳出去,

沒有說不行就是可以

在傳統教育上 好像被教導所有事情都有它的規範 即便是 一種開放性的問題 可以有許多創意性的答案 好像 要規範說:一定要明確地規範才是被允許的 我一直認為 很奇怪 做學校報告就會有同學說: 老師喜歡這樣這樣 我們就要這樣做 為什麼   需要懂老師的喜好?  才能完成一件事 雖然說 很多時候老師或是老鳥看到的事情和我們不同 但也不必全然按其腳本走吧 也能保留自己的原創  不是嗎 因為  只要按照老師的想法或想要的東西 就不需要腦袋思考 又能得高分 何樂而不為 一個很奇怪的人 就喜歡找事做 就喜歡跟別人不同 我想 沒有說不行就是可以 勇敢去嘗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