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Can you speak English?

Can you speak English?
今天在路上有個印度婦女禮貌性地問我
回答"會"後   她才放心地接續下去它的問題

我蠻常在路上被人問路的
(長的一副很Google map嗎?
殊不知其實沒有很厲害)
曾經有被 日本、韓國、印度人 等等問過路

而今天那位印度婦女的一開始的問題
Can you speak English?
讓我不禁想他曾經因不會英文的人拒絕過嗎
所以才會這樣的禮貌性地詢問
或許是吧

因為我之前所遇到的外國人
他們都會直接問問題

這樣讓我開始思考
英文對大家來說應該是不至於太難的事
畢竟
不管是在九年一貫的教育中
抑或是 十二年國教中
我們不斷地在學習英文
學習英文的時間似乎都快可比擬我們的母語了

但是
為什麼我們說英文會和閱讀或是聽力相差很多
因為  我們變向地把語言變成考試工具
而不是  一個生活工具
更遑論  與世界接軌的首要工具

其實
在高中的時候
我會覺得  我怎麼會有時間去練口說
讀英文或其他科目的時間都已經來不及了
還要去練不會考的東西

哎呀  反正  以後的事  以後再說
但是  我覺得如果我在高中的時候
知道這麼多
或許會對英文產生更多的興趣
(雖然自己已經有蠻大的興趣)

不禁地想
語言是用來考試抑或溝通?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阿德勒看「階級複製」到「世代翻轉」請問真的翻轉了嗎?

                現今 , 從選舉現場到國會殿堂 , 不斷開出政治口號 : 翻轉世代 , 然而 , 我們不禁想問 , 世代真的能夠被翻轉嗎?年輕世代所看見的似乎是經年累月的枷鎖 , 想改變現行體制 , 卻無力戰勝階級不斷複製的結果。                              我們無法改變嗎?    我能試著做我喜歡的事嗎?  太多太多的疑問充滿著!               教育機會均等是提供每個人相同的教育機會及相同的起始機會。學校教育應提供最基本的均等機會,讓老師的教育程度一致或教育成本開銷維持一定的平均值。學校教育同時影響向上流動與地位再製的因素。向上流動,即是透過非家庭背景等外界因素,對教育或個人成就的影響,例如,女性或黑人等透過教育,來改善自身於社會上的地位,因此,透過學校教育能夠增進社會上階級流動及代間流動。                根據台大駱明慶教授於〈誰是台大學生〉的研究中發現,以 1997-2000 年學籍資料來看,相較於全國平均 0.89% 能成為灣大學的學生, 3.06% 的臺北市人口和 6.10% 的大安區人口能成為臺大生,但臺東縣的比例只有 0.19% 。 數據顯示全國菁英學生多數來自台北,以大安區最多,顯示出都會區的教育資源豐沛,都會區的家長提供子女的教育資源已遠遠超過偏鄉地區的孩童。 台灣的教育並沒有為弱勢族群改善原家庭的經濟狀況,孩童只能持續的複製原家庭的社經地位,導致貧富差距加大。                 學校教育是促進社會中的代間流動,但在現今似乎代間流動已經漸漸停擺了!反觀,偏鄉地區的孩童父母無法提供像都會區父母提供優渥的教育環境及資源,因此在學習上偏鄉孩童就會落後都會區的孩童。另外,在關於黑人英文的研究中,發現黑人的英文程度並不比白人差,只是在學校測驗或教育是以白人中產階級的英文為標準,因此,族群之間的社經差異使得黑人在測驗上有所吃虧。 在阿德勒學說中, 有「目的論」的說法,有 別於佛洛伊德的宿命論, 不論是目的論或是宿命論, 兩者並不是相互對立或大相逕庭存在的, 反而是在某些部分有共同的論點, 然而, 多數人會推從阿德勒的目的論, 由於, 帶給大家更積極正向的人生觀。 目的論 , 捨棄宿命論的看法 , 重新定義過

電影分析---把愛傳出去( Pay It Forward )

  把愛傳出去,其實意思,正如片名一樣,以自己之力幫助三個人,再由這三個人傳出去給三個人,目的很簡單,只希望世界更美好,因為大家的關愛及幫忙,促使每個人有向上或向善的力量。 我將會以崔佛為中心探討他與媽媽及老師的關係                (1) 崔佛與母親的關係修復 崔佛是一個很貼心的小孩,其實,他不需要她做甚麼,例如帶她出去玩或是買昂貴的玩具,都不用,只希望媽媽健健康康地,不要酗酒,抽菸等不良嗜好而已。在崔佛與媽媽大吵之後,她憤而離家,她答應崔佛要洗心革面,不沾菸酒,於是他們的關係漸入佳境,一步步拉近彼此的距離,用心感受對方為你著想的事情,你就會發現關係的修復並沒有想像中的難,再者,對方所擔心的事,都只是希望身體健康,一些簡單的小小要求。 (2) 尤金老師的自我揭露    尤金與崔佛媽媽建立起一段良好的關係,因此,在崔佛媽要選擇回到前夫身邊時,他內心充滿著不願意,不想讓崔佛媽又再一次重蹈覆轍先前的錯誤,更不想崔佛忍受家庭失衡的壓力,畢竟尤金他的童年正是如此,他的阻止,不僅僅在保護崔佛母子,更在保護尤金內心當中的小男孩。當自己已經是成人時,了解在家暴的下的痛,因此,他想阻止一切的發生,只能讓崔佛媽明瞭他的童年故事,但也是因為他愛上崔佛媽,在互信關係之下,他勇敢地揭露他童年之往事。 (3) 霸凌事件的存在    最後,崔佛為了幫助被霸凌的同學,慘遭施暴者的攻擊,而枉死在刀下。觀眾,這事就會反思,那正義,因適時地站出來,抑或是,被忽略呢?我個人認為電影最後,這樣的設計橋段,隱含著正義並沒有消逝,而是存在更多人心中。然而,現實中,我常常是一名旁觀者,我害怕我干預阻止衝突的發生,會導致我降自己退向一個孤立無援的狀態下,因此我選擇旁觀,忽視 . 但我會從不一樣的面向幫助受害者,可能安慰她之類的,或許無法解決衝突,但變相的給他們一點安慰或鼓勵,讓他們有勇氣去面對。     我認為許多霸凌事件的發生,需注意他們事情的來龍去脈,並非一己之成見,我在上述所說的,幾乎都是因為那個受害者可能當面挑釁他人,而當事人也沒有做任何欺負他的動作,可能只是少跟他互動,導致最後全班孤立該位同學,但在崔佛事件中,基本上,只是正義的問題,或許我有可能站出來幫他說話等等。  (4) 愛是不可或缺的    把愛傳出去,

沒有說不行就是可以

在傳統教育上 好像被教導所有事情都有它的規範 即便是 一種開放性的問題 可以有許多創意性的答案 好像 要規範說:一定要明確地規範才是被允許的 我一直認為 很奇怪 做學校報告就會有同學說: 老師喜歡這樣這樣 我們就要這樣做 為什麼   需要懂老師的喜好?  才能完成一件事 雖然說 很多時候老師或是老鳥看到的事情和我們不同 但也不必全然按其腳本走吧 也能保留自己的原創  不是嗎 因為  只要按照老師的想法或想要的東西 就不需要腦袋思考 又能得高分 何樂而不為 一個很奇怪的人 就喜歡找事做 就喜歡跟別人不同 我想 沒有說不行就是可以 勇敢去嘗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