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7的文章

為什麼我們需要讀史?

在不同時間點,存於不同世代的個體,皆面臨著屬於該時代的問題。但在這些議題的背後,卻都有不謀而合之處。不管是在人類演化的預設,或是學術及科技等的發展,都在汲取前人的智慧,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目的在於尋求歷史典範及指引,藉此能在有限的生命裡,開創不同的可能性。 民風純樸的台灣小鎮,女孩為了幫忙分擔沉重的家計,相信陌生人口中的「工作機會」,但誰又會想到這是日軍口中的詭計。身處於異地,女孩不甘願地做著被他人偷、拐、搶、騙來的工作,一心一意靠著,想要再次踏上故土信念,驅使她們生存下去的動力,然而,心中引頸盼望的那天終於出現,迎接而來的,卻是家人的不認同及驅逐。以上是致力於平反慰安婦事件的基金會,曾經在學校所做的演講,他們透過演講論述及側錄當事人的口白,使我們對於慰安婦的歷史事件有更多的了解。 對多數人來說,歷史,可能只存於教科書或是考試當中。但經過該次演講,使我對歷史有不同的見解,其年代距離現今遙遠,沉重的過去透過講者的口中以及當事人的口述影片,不僅使我們實際地去了解她們當時的情況及細節,更重要的是,她們「鼓起勇氣」向我們揭露曾經的遭遇。面對過去,她們必然是痛苦的,但更希望我們可以了解身為女性要懂得保護自己。 當時,國中的我懵懵懂懂地聽著台上的演講,眼淚也不禁潸然落下,想像和自己同年紀的女孩,正值青春年華的歲月,卻面臨著龐大的無助及孤獨感。「同理」他人,並非一件遙不可及的事。透過文史的紀錄,我們能感同身受過去人物所遭遇的事件,並在這想像的過程中悟出人性及身為人的價值。          歷史,不僅能夠使個人在無垠的過去尋找自我價值,更能使了解人性。人之本性,難移。因此在不同的時間點,會以不同的形貌出現,像是人性之貪婪,過去美國或歐洲,依仗自己的強權,大量剝削來自非洲的黑奴;近代,日軍利用殖民國的政權,強制徵收台灣、韓國及東南亞等地的婦女作為慰安婦;當代,這樣的事件仍層出不窮,社會知名的食品大廠,假以亂真地在食用油中混雜餿水油,僅為了謀取更龐大的利益,罔顧消費者的健康安全。          至今,基金會仍與日本政府陳情,希望他們能夠正視歷史瘡疤、盼望一份道歉。對這些年邁的奶奶來說,不管是多少錢的賠償,都已經換不回曾經的青春,然而,道歉,至少能夠令他們拾起身而為人的尊嚴。需要的僅是他人的「同理」,而非同情。 歷史,絕非僅是教科書上單純

為什麼不要莫忘初衷?

要保有最初感動  別被酬賞框架      .導引              大家常說別忘記初衷,還有人會把它變成一個口號,甚至是印在班服上。但,真的有人認真思考過 假設初衷忘記後,會帶來怎樣子的改變嗎 ? 或是,整個你內在的世界觀會有怎樣的變化? 接下來,我將用心理學的實驗說明為什麼不要忘記初衷這件事會成立。               曾經,有研究者們  Lepper et al. 在 1973 時, 欲探討人的內在動機是否會因為外在動機的出現而有所減損 。也就是說,當你做一件你有興趣或是有熱情的事時,此時,若有外在酬賞的介入 ( 像是 : 金錢、點閱率、糖果等獎品 ) ,你的行為會改變嗎 ? 在有無酬賞介入的兩種情況下,你對你有熱情的事還會保有相同程度的興趣嗎 ? 簡單來說,假設, Youtuber 初先創立頻道是為了娛樂觀眾、娛樂自己很有趣,單純只為了很有趣這件事持續的做下去 ( 內在動機 ) ,接下來,因為名氣暴漲,對原先拍片的初衷有所動搖,開始為了點閱率 ( 外在酬賞介入 ) 投其所好的拍某一特定類型的影片。 回到, Lepper et al. (1973) 的研究,他將幼稚園的幼兒分成三組,分別為 : 預期自己畫畫後會得到獎品 (expected reward) 、未預期自己畫畫後會獲得獎品 (unexpected reward) 、畫畫後是沒有獎品 (no reward) 。 .過度辯證效應實驗 先於 正常水準階段 ,亦即,底下圖示藍色部分,可看出三組在基準值上都沒有明顯的差距。讓幼兒在平常的狀況下畫畫,並依畫畫的時間長短,判斷其對畫畫的興趣 ( 內在動機 ) 。其假設 : 內在動機高的幼兒,花在作畫的時間也會較多;反之亦然。 此時, 在實驗階段 ,加入外在酬賞的介入。告訴預期酬賞的組別 : 你畫畫完之後就會有個獎品;未預期酬賞的組別是在畫完之後意外獲得獎品;控制組,及用來對照兩組的實驗有無效果,因此,不再其中加入任何改變實驗的因子。 在實驗階段結束後 ,再請幼兒畫畫,此時,發現預期酬賞組別的內在動機被減損,因為此類幼兒,已經將繪畫和酬賞做連結, 自己畫畫的目的不是因為自己喜歡這件事,是為了得到獎品而畫 。另外兩組並未有上述情形的產生。 此現象就稱為過度辯證效應 ( overjustific

看完阿德勒後,你改變了嗎?

勇敢和恐懼無法單一獨大 市面上,許多以阿德勒為主體的大眾書籍,都會提到,其心理學又名「勇氣心理學」,旨在鼓勵人們要有勇氣。大眾往往會存在一迷思 — 當我看完被討厭的勇氣、勇氣心理學 …… 這類有關心理勵志的書籍等,就有勇氣了 ( 嗎 )? 這種想法契合現代社會的思潮 : 凡事講求最快速,最有效率。很抱歉,一個人的人格或價值觀,絕對無法單靠閱讀一本書,或是看完一場感動電影就有辦法改變。但它可以是你人生中的轉捩點。 ( 專家與生手 ) 換個想法,常會聽見,你這個人變了 ? 為什麼,因為看的書不一樣 ( 此處為艱深研讀 ) ,待的環境不一樣,接觸的人群不同,。當然,人開始產生質變,進而,影響到其個性及價值觀。因此,我們又為何企求個人從小到大都沒有改變 ? 人的本性是好逸惡勞的。 一旦,開始猶疑是否做出改變,人們就會評定改變所帶來的副作用遠比好處來的多,因為要重新適應新環境、新制度、新文化 … 所有新事物都要重新適應,問題來了。 1. 該做出改變嗎 ? 2. 有 「 勇氣 」 做出改變嗎 ? 三個問題的共通點在於 : 個人對自我覺察程度的多寡。 其實,不管是阿德勒學派,或是其他流派的心理治療也都非常強調 「 自我覺察 」。 即是,我們對自己有足夠的了解嗎 ? 你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嗎 ? 你對甚麼有興趣 ? 如果現在有個機會給你,你會選擇甚麼領域投資自己 ? 關於第一個問題,該做出改變嗎 ? 首先, 「 改變 」 一詞你如何定義 ? 想要改變,從小地方開始 就我來說,改變,是個體挑戰曾未嘗試的事物或領域,進而,在過程中獲得某種頓悟。因此,任何一個在生活上小小的調整,都可以算是某種改變、成就,很多事物不需要龐大的目標也能達到相同的效果。例如 : 身為 Google 工程師的 MattCutts在TED演講中 提出 30 Day Challenge ,只要堅持一個小改變 30 天,你會對自己有不同的定義。自從,聽了他的演講後,我是一個甜食控,我決定挑戰不吃餅乾 30 天,雖說前幾個禮拜會不斷地跟內心自我天人交戰,但一旦成功度過後,你就會對自己建立出自信心。 第二個問題,我們有「勇氣」做出改變嗎 ? 想要勇敢,先接納內心脆弱 勇氣,正向的語詞,人們巴不得多一點這種正向形容詞套用

曾經的迷惘,現在呢?

       選擇絕對不是最終結果,   過程中創造出意想不到的驚奇。                 會考到理想學校嗎 ?                  能轉到想要的科系嗎 ?                        能拿到大企業的實習機會嗎 ?                  我的人生可能性只有這樣嗎 ?                       要跟他 ( 她 ) 走一輩子嗎 ?                  我還能怎麼做 ?                                   新精神分析學派 Erik 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說道 : 一生在不同的年齡會遇到不同的危機 ( 如生命的轉捩點 ) 。個人的成長來自於克服這些危機;反之,你的人生就卡關了。          然而,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 ? 以 「 花甲 」 為例,每個劇裡的演員他們都在面對不同的人生課題。大哥,正在學習如何和最摯愛的家人和解、面對自己過去人生的失敗;二哥,學著放棄俗世的眼界,拋棄名與利,回頭重視情感關係;三哥,承認自己的能力和話語中的膨風具有顯著差距。四哥,正在學習跟過去說再見。 我們都在學習 「 放下 」 曾經執著的事物 。 曾經,我很執著。 很努力地在跟別人做不同的事,很奮力地在追求我想要的,到我心中預想的學校,我知道我很努力,所以應該值得追求到吧 ! 但更多時候,事情就是事與願違。               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注意力很容易被限縮,好像很多事都只有單行道,如果我沒有上理想的學校,就會怎樣怎樣,內心的小劇場就會開始作祟,但實際上,前面的如果 ( 沒有上理想的學校 ) 真的發生了,天不會垮下來,你的生活終將繼續,甚至會活得更好,因為 要相信 人在面對困難的因應能力彈性是很大的。                      最近,重新規畫未來要怎麼走, 我以為 我會有很多的學分要去補足,但後來,認真算了一下,這件事其實並沒有我預想之中的這麼困難。曾經看著校內畢業生在拍學士照,而我內心浮現一股酸楚,因為不知道我什麼時候才會畢業,我很害怕我會像花甲一樣。          但因為這樣的重新檢視,讓我了

自我超越

自我,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 雖說來到世上即擁有自我意識,但我們似乎對於其全貌都不甚了解,因此,從古鑑今,衍伸出許多關於自我的課題提供世人探尋,其中包含 : 自我超越、 自我價值、自我成長 … 等面向。 然而,我們又要如何超越自我 ? 透過個體心理學大師阿德勒的言論,我們似乎對於這項議題有所解答。阿德勒的理論核心皆 說明 : 每個人都具有「自卑感」。這樣的自卑感,並非俗世口中病態或脆弱的象徵;相反地,它是一種驅使人們正視自我缺陷且力求改變現況的動力,迎向一個全新的自我意象。 以實際面來看,或許許多人就會開始思考, 自我價值的基礎來自於自我超越 ,那我是否要從事許多我過去不敢嘗試的事物,以便打造我的自我價值。抑或,我沒有這麼多的時間與金錢做這樣的事,那我該怎麼辦 ? 就我的觀點來看, 很多時候人們在創建自我價值時,往往會陷入盲目地追求其「量」,而非「質」 。 自我是一種質變的歷程 。個人會因為在人生的過程中經歷不同大大小小的事而有所體悟,進而產生改變,建構出人生不同的新高度。 另外, 超越與競爭,是華人社會極為強調的價值,深怕一個疏忽,就輸在其跑點上,在這樣的文化底下薰陶,我們似乎也邁向 : 以量化的方式超越他人的窠臼中。 但事實上,於所身處的世界中,有無數個在不同專業領域比我們更為突出且厲害的人,我們根本無法勝過他們。尤其,當自我貶低的聲音不斷出現時,人就容易走向憂鬱、焦慮,甚至是沉溺於負面情緒之中,對未來也無所期待。最重要的是,應該要將大部分和他人的社會比較,抽離出來,將這些注意力回歸到自己身上,內省自身的缺陷,並且, 「 鼓起勇氣 」 面對它,最後去改變它。 對現階段的我來說,就是學習面對自己的缺陷,並且接受它,進而放下它,雖然於前述所說面對後要改變,但我所改變的方式就是接受它。在這段時間我為了目標用盡全力向前,倘若結果出來不如預期,我無力去改變現實,因此,我只能接受它,然而,要承認自己的缺陷,永遠要比否認來的難。或許,這樣的驅力會使我開創且看到不同的世界。 在自我追尋的旅途中,我們都在面對不同的人生課題,正如, Eric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論中,所提出每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都會面臨到不同的危機,例如在,青春期到青年時期,人面臨到自我混淆的危機,究竟自己是誰,字級的微來走向等等。 然而,自我超越

逝去的過往為什麼不容易忘?

不論過去或現在,甚至是未來,大家應該都有過相同的感覺吧。 只要我在學測或是在考試前,努力一點就好了, 或許 我現在就不用再擔心分數; 或許 我就會有更好的學校; 或許 我努力一點,現在就不用待在這個環境或公司; 或許....... 但是真相及事實總是事與願違。 這才是人生好玩的地方, 永遠你期待的跟你想要得總是相反。 所以才會有很多法師或是人生大道理說 : 要人放下,才能向前 ! 社會心理學也告訴我們 為什麼逝去的過往不容易忘 ? 反事實思考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人會傾向想像一個未曾在過去所發生的替代結果 例如: {上課遲到} 你上課遲到五分鐘,這時候你就會開始想我哪個環節快一點就不會遲到了 像是我在穿衣服快一點或是在路上不要跟誰打招呼...(這些就是替代結果) {考試} 在考試之際,天啊,我那時候如果把某段背下來,我就會寫這題了 (但事實上,根本就沒有這件事發生)     但是我就是很難放下阿 但是我就是很在意阿 但是 ……. 哪來這麼多但是 反正終究會學會 因為時間再過,人生繼續再走 有不同的挑戰即將到來 我也正在練習 雖然這樣說有點噁心,但是真的就是這樣

跳脫框架 Think out of the box

為什麼女生一定要像女生? 為什麼環遊世界真的要環遊世界? 為什麼有這麼多的規則和限制? 為什麼不能有51% 的男生和49%的女生? 為什麼不能在臺灣也環遊世界? 為什麼不能簡單地做個換位思考? 很多時候我們似乎都會被框架給限制住。 女生坐姿或是行為舉止就是要像女生; 男生不可以輕易掉下眼淚,因為你們將來要承擔責任,要表現堅強; 名校的學生一定很認真努力;(base rate) 那其他學校的學生呢?? 為什麼擁有這麼多荒謬的規則 ? 最官方的回答  如下: 因為社會這樣規範,所以我們就要這樣執行。 因為人就是社會及文化脈絡下的產物,所以我們無法改變。 然而,要在這些荒謬制度或規則存活下去,就必須擁有笑看這一切。 有時候,人的思考很容易受到注意力的侷限而有所限制。 當個人沒有意識或覺察到自己的思考歷程時, 就會很難跳脫框架,因為思考歷程就會按照過往的模式繼續進行。 因此,在跳脫思考上,需要意識的介入,才有可能養成這樣的習慣。 很多事情從小地方做起開始累積,這應該是做很多事的重要之道, 可以像"花甲"環遊世界的想法(不一定要出國,可以是在台灣有各國的字樣) 可以像"花慧"的番外篇  放假警察嚇唬臨停駕駛 生活多一點幽默的想法  整個感覺就會不一樣

任何人的努力,都值得被大家看見

有人會說網紅憑什麼紅? 接下來 很多諸如此類的言論一一一出現 拍片題材很無聊欸~ 長得也還好吧 他們做到常人不敢做的事--曝光 就我自己看自己的影片都覺得很丟臉 更遑論給眾人觀看 他們的努力眾人未必看得到 要給大家看幾分鐘的影片 可能需要花很久時間剪片 配樂 想題材 而你的抱怨或酸語只要幾秒鐘 就可以把他的努力講得一文不值 任何人的努力,都值得被大家看見

環遊世界

盛夏初乍   正逢暑假 手機上的社群 開始出現大大小小的風景照 又或  國外出遊照 而你會羨慕嗎 抑或沒感覺 今天看了"花甲" 花甲因為聽了阿嬤說他要帶他去環遊世界 當然花甲怎麼可能有那個錢 帶阿嬤去俗世眼中的"環遊世界"呢? 然而 他用不同方式 帶阿嬤環遊世界 用一點創意 其實生活也可以很不一樣

看似失敗的背後,都藏有成功

雖說 大家大概對於 "每個成功者背後有一段不為人知的辛酸"這類話 司空見慣 因此  用另外一種形式包裝 OK  那失敗的人呢 應該也有很努力過吧 結果不好   於是否定他的過程 更否定他曾經的努力嗎? 對於曾經認真每個存在在社會中的人 都不能否定他們曾經的努力 或是 一個人的價值 當然  在這之中 也有些人未曾努力去實踐 身為一個人的價值 因此 不再我們討論範圍內 我覺得很多時候 很多事  就是一體兩面 可能在某些層面或在某些領域中  你很出色 That's fine. 但是也別忘記 有很多時候  很多領域未必如此 所以 Be Humble. 然而 或許  有時候你可能沒辦法在某個時間點 達成你想要的成就時 別灰心 繼續加油 有一天這些累積終究會一次爆發 Keep Going. 失敗,藏著下一次的成功。

一芥俗世

在最近火紅的"花甲男孩轉大人" 不禁使我思考 俗世的眼光 如何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每一個人似乎只能被他人歸類為 不是人生勝利組 就是魯蛇 花甲 於世俗的眼中 就是一種典型的魯蛇形象 大學念六年還沒畢業  也沒有工作 但是在阿嬤的心中 他就是一個很貼心的長孫 花明 在世俗的眼中 正是一種典型的流氓形象 嚼一口檳榔  操著一口髒話 但是在花甲的眼中 他就是一個很體貼雅婷的男生 花亮 在俗世的眼中 完全是人生勝利組的模範典型 科技新貴的頭銜 父親競選主委的推手 但在姿萱的眼裡 他就是一芥滿嘴謊話且逃避責任的莽夫 每一個角色都刻畫出社會上鮮明的原型 每個人都存在在這社會上 同時  扮演  許多不同的社會角色 學生 長孫  社會新鮮人 朋友  女性 男性 老公 老婆 難免  於如此多樣的角色之中 多少會有矛盾 衝突 或許拋開世俗的眼光   過生活   會比較輕鬆點 然而   我認為要先有知道自己想要甚麼的前提 才能拋開一芥 俗世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欸 我講話的時候 不要看手機好不好啊 你就不能好好講嗎 一定要這樣大小聲 以上是我很常聽到的抱怨語句 多半又是家人或朋友,甚至是情侶間的抱怨 (似乎概括所有) 就想 小時候 不是常常聽到 你要別人如何待你,就要先看你如何待人 亦即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回到先前例子 你要人家講話看著你 但平常你都如何跟別人說話 別人就會以相同方式待你 有時後 這種相處模式 是在意識之中 也有些是在潛意識裡(正是個人沒有意識到) 內化成意識中 想要人家了解你 而你卻不了解他人 WHAT? 人是一種互相的動物 也就是互惠 你對我好  我會加倍對你好 單純認為 個體希望他人如何對待自己,就先要如何待人。 若意見有所分歧,你大可不必聽我的。

Can you speak English?

Can you speak English? 今天在路上有個印度婦女禮貌性地問我 回答"會"後   她才放心地接續下去它的問題 我蠻常在路上被人問路的 (長的一副很Google map嗎? 殊不知其實沒有很厲害) 曾經有被 日本、韓國、印度人 等等問過路 而今天那位印度婦女的一開始的問題 Can you speak English? 讓我不禁想他曾經因不會英文的人拒絕過嗎 所以才會這樣的禮貌性地詢問 或許是吧 因為我之前所遇到的外國人 他們都會直接問問題 這樣讓我開始思考 英文對大家來說應該是不至於太難的事 畢竟 不管是在九年一貫的教育中 抑或是 十二年國教中 我們不斷地在學習英文 學習英文的時間似乎都快可比擬我們的母語了 但是 為什麼我們說英文會和閱讀或是聽力相差很多 因為  我們變向地把語言變成考試工具 而不是  一個生活工具 更遑論  與世界接軌的首要工具 其實 在高中的時候 我會覺得  我怎麼會有時間去練口說 讀英文或其他科目的時間都已經來不及了 還要去練不會考的東西 哎呀  反正  以後的事  以後再說 但是  我覺得如果我在高中的時候 知道這麼多 或許會對英文產生更多的興趣 (雖然自己已經有蠻大的興趣) 不禁地想 語言是用來考試抑或溝通?

沒有說不行就是可以

在傳統教育上 好像被教導所有事情都有它的規範 即便是 一種開放性的問題 可以有許多創意性的答案 好像 要規範說:一定要明確地規範才是被允許的 我一直認為 很奇怪 做學校報告就會有同學說: 老師喜歡這樣這樣 我們就要這樣做 為什麼   需要懂老師的喜好?  才能完成一件事 雖然說 很多時候老師或是老鳥看到的事情和我們不同 但也不必全然按其腳本走吧 也能保留自己的原創  不是嗎 因為  只要按照老師的想法或想要的東西 就不需要腦袋思考 又能得高分 何樂而不為 一個很奇怪的人 就喜歡找事做 就喜歡跟別人不同 我想 沒有說不行就是可以 勇敢去嘗試不同

博愛座之爭

對於博愛座的使用 一直以來都具有很大的爭議 爭議點大概不外乎就是:誰可以使用博愛座 ? 評斷標準本身就很模糊 有需要的人都可以使用博愛座 但從何得知  誰有需要 ? 從這個觀點來推論更深入的問題試問: 有人 有權力 叫人從博愛座離開嗎? 想必是 沒有 的 但我認為提醒他人是可以被接受 曾經我就在火車上遇過 有一個年輕男生坐在博愛座滑手機、吃早餐 此時  突然有個老年人大聲攘攘著說:你下車 你下車 我心裡想說 發生什麼事 原來是車門邊站了位孕婦 然而 那位年輕男子 就迅速離開 並不斷道歉 我認為 像這樣的事件可能層出不窮 這樣的案例或許是較為輕微 以下我將會歸結兩點原因造成不同行為的產生 (當然,還有其他的看法) 1.觀點或先前信念(意圖)不同。     身而為人,往往會採取對自己有利的觀點來看待事情,此謂之有利,並非真有利益所圖,而是避免自己的認知和行為有所不同,人不喜歡自己的認知和行為不符合,例如:想要變瘦(認知),但還是常常吃宵夜(行為);在本主題上,或許,那位老年人可能這樣想:年情人就是不懂禮貌(認知,有可能他自己曾經歷過年輕人不懂禮貌下所造成的結果),導致他會有出聲制止的行為展現,那位老年人,就符合認知和行為一致性。但反觀,他今天不出聲制止(,行為就會和他的認知有所分歧。 2.面子給台階下     面子,這是在華人世界僅有的特殊文化。對於外國人來說,他們甚至不懂為什麼我們會有這麼複雜的事情。大家都在看的同時,個人不想要顯現丟臉或尷尬,需要的只是一個台階。

不是歧視的歧視

不是歧視的歧視 今天剛好是社會心理學報告結束的日子 老師為大家訂定主題為:不是歧視的歧視 日常生活中 有很多當事者自己所看不見的歧視 但實際上卻是期歧視行為 此報告的目的:是希望我們去發掘生活中的案例 畢竟 我們生活的地域是由人與人所交織而成 我們不能總關心自己的事 也需要他人正在發生些甚麼事 不論是正向抑或負向的事件 我們此次選定的族群是東南亞外勞 透過這次的報告 我發現 很多時候 人非常容易活在刻板印象中 當大家提及外籍勞工時 多有許多負面印象 但是其實外籍勞工的母國 真的也在快速進步中 未來可能都不輸給台灣 或許 展開更多包容的態度 不管是對於外籍勞工抑或我們本國人都會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追求獨特的背後

是瘋狂 是希望和別人不一樣嗎 抑或和別人一樣  在集體文化社會中 千萬不要成為那根突出的釘子(日本諺語) 但有時 我就是想不同 為什麼要一樣? 此疑問 存在我的心中非常久 於是我有許多獨特的想法 皆始於我想不一樣 今天聽到一位同學問我 有沒有後悔修這堂課? 於是我認真思考了一下 這學期我上修一堂他們說很累的課 但是我覺得還好 而且加上我很喜歡 所以整體來說: 甘願做甘願受 我喜歡接近很厲害的老師 我希望看到 學到不一樣的東西 這本身就是一個很酷的經驗 之後再講述我其他經驗 雖然跟大部分的人想的不一樣 但是  so what ? 我覺得不要 害怕 不一樣 如果害怕能帶給你成長 那就繼續害怕吧 應該聽得出來是反諷

人與人的應對

不少時候,人與人相處難免有磨擦會吵架 又或許,會想說趁這個機會,就讓這段關係結束,反正我們也沒有那麼好 畢竟,我們都有面子,不想先低下頭 但對象回到 家人 或是你 在意的人 之時 能與他爭辯不休 對與錯嗎 ? 我認為--- 關係當中並沒有對與錯 有時候  身為小孩的一方  總會認為自己是對的要爭出一個真理  但是真理不存在 因為當人在氣頭上  還要求他人承認錯誤 不是 有損其面子嗎  ?    下次和在意的人有摩擦時,給對方一個台階下,我想這才是不失一份良好的關係。                                                                     可能我們會計較                                                              欸 為什麼 都是我低下頭                                    社會心理學上,講到關係有一個理論稱作--公平理論 論述個體凡是斤斤計較對方的付出 但是需要兩方都是差不多付出程度 關係才會繼續走下去 人sometime可以不需要這麼計較

電影專欄---28天

前言    很多人會因為自己在人生中遭逢巨變或是在早年留下的悲慘記憶 , 而造成日後自己發展上的問題 , 或是會有一些不良的影響 , 酗酒 、 吸毒 、 嗑藥等等不良犯罪行為 , 該思考的問題是如何幫助這些人走出陰霾 , 通往人生的正道 , 這都是我們作為一個輔導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 佛洛伊德心理分析 - 早年經驗   葛薇因為母親在她小時候酗酒過量酒精中毒而身亡,因此 , 在她心中留下陰影,因為她會覺得媽媽的酗酒與自己有關 , 或許媽媽因為自己承受許多現實的壓力包含經濟壓力 , 撫育壓力等等 , 藉此尋求逃避的管道 , 葛微的母親以為逃避 , 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 , 但實質上 , 問題依然在那裡 , 等待著被解決 , 葛微也學習到母親面對壓力或困難的方式 - 正是逃避問題 , 然而 , 卻遲遲未習得正確的解決問題方式 、 28 天的洗禮   於是在勒戒所的 28 天中 , 她習得正確的觀念 , 如何解決問題或困難 , 其實我們有時候都會把困難想的太難 , 都會以為自己無法解決 , 但是只是我們都比自己想像的還要堅強 。

從歷史脈絡看歧視

   從第一次全球經濟貿易 --- 非洲黑奴貿易,來看,當時文明社會的人士會以金錢換取黑奴的勞役,以便,文明社會人士有更多的時間做他們自己想做的事,而將繁忙家務、不同程度的繁雜瑣事,能夠接推諉給黑奴。   然而,在現今社會中,歧視、不平等是否還存在著 ?   或許,我們無法在現代社會中,看見猶如過去鮮明的種族貿易的案例。但,在過往人類所做的總總,現今,往往會留下許多來自過去的影子。   鑑往開來,面臨人口老化快速的臺灣,著手制定一系列的引進外勞法案,在這些法案的背後,隱藏著,對外籍勞工的權力剝削,本應該擔負起照護責任的文明社會公民,卻全把責任頹由金錢換取勞力的弱勢族群身上。    這些的利益建立並不如現代資本主義社會或是全球化下的經濟模式,而是奠基於法律對於弱勢族群的剝削,造成社會結構下的每個人,對於外族群的不了解、不尊重。

人和人之間的體諒

很多人或許都曾落入一種迷思 別人對你的幫忙 似乎都是應該的 其實  這樣想當然都會說答案  不是啊 但是真正到了某個情境中 我們都會誤以為別人是理所當然要幫你 沒有一個人 天生理所當然的要幫助你 即便你的家人 當別人有需要的時候 伸出援手相助 或許我們在當下會心懷感謝 但是真的需要牢牢記住 別人對你的好 因為沒有人需要為這你做 或許會說我不懂得如何做出報償 其實很多事情  只要你用心你就會發現需要的

小劇場專欄 引言

分享我自己遇到的奇人軼事 呈現我內心無時無刻出現很多小劇場的畫面 因為我覺得自己有時好壓抑自己的情緒 心理學研究指出 將自己想法書寫或打字下來會對正向情緒的增進有幫助 當然 實際書寫下 還是會有較顯著的效果

討人厭

前幾天發生一件事 讓我覺得挺不爽的 聽我娓娓道來 有個自以為我跟他很熟同學 雖然同屬同團體 但我真的很不喜歡他 (而我並不會做出很不好的事 對我不喜歡的人 參加系上的活動 而他的狂人事蹟 ---------------------從以下開始------------------

現實人

在世界上   奇人軼事    無奇不有 所以這才是這世界可愛的的地方 每個人在不同的社會團體當中 像是 家庭 學校 職場   總是會遇見那種很現實的人吧 像我就遇過很多  比如說 IG只追蹤長得像網美或網帥的朋友 不然   再者 曾經就有遇過一個人 他的朋友群中 全部都是美女 校花等級的人 說真的 我覺得 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有原因的 今天的塑造你性格特質基本上來說--- (此看法為大多數性格心理學家的折衷看法) 先天遺傳加上後天情境的影響 在前面所提到的經驗 都是我曾經遇過的 而我也認識上述的人 或許 他們需要藉由這些外在的事物   去填補他們心中的不安全感 曾經很要好的朋友 但是到後來我們的關係  變得不太好是因為 她的不安全感   把我壓得喘不過氣 我因而離開 雖然後來有說開 但裂痕的存在 似乎無法再多說些甚麼 事情大概過了很幾年 最近我都有傳訊息 我發現我傳給他的訊息都沒有回 後來才發現她退我追蹤 退追蹤這件事也不是甚麼大事 而是我還追蹤你 其實也沒有啦 如果你要這樣就這樣吧 我這個人就是不會去強留要走的人

人與人的連結

前言:研究導論     曾經有個研究Levine et al. (2001),做過一項實驗,觀察大約23個國家的陌生人是否會有助人行為的出現,像是他人掉筆是否幫助旁人撿筆,視障朋友穿越馬路是否會去扶他,一些對個人來說很簡單的舉手之勞。     結果發現:普遍來說,對他人有較多助人行為的國家為 開發中 且為 集體主義文化 的國家,像是巴西、馬拉威...等;而較少產生助人行為的國家則為 已開發 且為 個人主義文化 的國家,像是美國、新加坡等地。 為什麼      就集體主義來說,個人和親密團體(如家人)的互動相當緊密,所以對於內團體(自己同族的人)有需要幫助就會伸出援手,在開發中國家會比較明顯。       集體主義文化 (vicky ho繪)      反觀,已開發國家,由於工業化以及科技發展的快速導致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變得越來越少,加上個人主義的盛行,更容易使個人與他人之間的界線非常顯而易見。 個人主義文化 (vicky ho繪)  小結:無法終止的爭辯      面對工業化的發展以及科技的進步,使得人與人之見得連結變弱,我們是否能夠扭轉,人與人之間實質接觸所帶來得溫度,而不單單只是,人與機器的互動,雖然這樣的爭辯就會不停的產生,究竟手機的方便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抑或,消磨了這之間的溫度。          為此,我無法下任何結論,我們都不得不承認,手機帶來的方便性與即時性,但在這之間與過程之中,總有事物是有所減損的。 不論是任何事總是有失有得,但如果記得可以寫信給朋友。 做一些不同的事,反而可以體驗到不同的情感表達。 其實可以想想自己有多久沒有手寫卡片。 經心理學研究,透過手寫可以抒發自己的情感。 文獻: Levine et al. (2001)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helping strangers

電影賞析專欄---衝出逆境

從黑暗找回愛   在安東尋找自我及家人的過程中,軍中醫生 - 傑瑞,及安東的女友,都在他人生最谷底時,大大地幫助他走出黑暗,讓他了解自我,重新找回人生的方向,也讓他與失散多年的家人們重續舊緣。 佛洛依德 – 精神分析心理治療   傑瑞所採用的是精神分析學派的治療,讓安東隨意的自由聯想,在透過所講出的內容,層層透析,童年經驗及記憶,是如何影響一個人的發展及價值觀的形塑,從小她的養母就以暴力相待,因此在他的解決方法中,認為暴利可解決所以的事。 但經過與醫生的對談,挖掘他內心的秘密,使他自己更能夠發現,為什麼自己成年後的特定行為,是不被別人或同儕所接受的,其實,都可以追溯至童年的經驗,而本片有許多的治療方式或理論,多是建立在佛洛伊德學派上,因為本片有大部分的時間,再闡述安東本身的童年經驗,是如何地影響他。 愛讓安東鼓起勇氣再愛   女友的愛讓他更加堅定自己,證明自己其實有能力愛別人,養母與養姊的作為,數度使他退卻,懷疑自己有沒有愛人的能力,是女友增加他的信心,以及給他勇氣,讓他回到家人的溫暖!

life is a drama

每段人生 每個故事 每個人 這些東西 背後都有很dramatic的成分 很多有許多戲劇張力十足的故事 so i think the life is an kind of drama 最近 不斷處在低潮期 可以感覺到自己很想努力   也正在努力著 希望所作能對   當前的情況有所突破 但是 事與願違 不斷的碰壁  距離重要考試的日子   慢慢接近 無聲的推移  不斷地  不斷地   吞噬了你的自信 狂風驟雨的焦慮感卻席捲而來 不管怎麼做都 無法突破那虛幻不真實的高標準 希望自己什麼都好 卻也造就焦慮感 對於未來我無法控制 我甚至不知道結果會如何 但在有限的時間裡 我只能做好我該做的事 給我做好 已經沒有任何退路 現在你只能賭一把 退路不用想 留下你什麼都沒了 破釜沉舟地 給 我 做 下 去

關於 自私

自私 這個詞好像是有點負面的意思 而它確實是 演化心理學觀點 但是從演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人類祖先的存活 是藉由爾虞我詐的方式 為自己爭奪到最多的資源 因此自私基因的傳遞 造就現代的人類 阿德勒Adler觀點 正如同阿德勒Adler所言 每個人的存在或是行為都有它的目的 像是你今天會出門 就代表你有個目的地要到達 可能想反駁我我到街上亂晃呢 OK   實質上  你已經達成你的目的 到街上 漫無目的地走 小結 人不己,為誰 ? 其實看很多新聞或是社會現象的背後 一字概括: 利 每個社會結構下的個體 都在尋求自身最大的利益 不論是當前的短視近利     或是長遠的宏觀視野 這就是人性 單純對於社會心理學的報告 有感而發 其實心理學的東西 就是從  人  出發 當每一個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時 整個社會是會變得很糟的 正如 共有財的悲歌 例如:當每個人都把家裡的垃圾往外丟(自己有利)          但整個社會變得很髒亂 沒人清潔(社會有害) 至於人性能否改變  我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 但善待別人 總會有好事發生 將利看輕點 自己也會比較快活

關於 孤單

孤單 人生而如此就是這個狀態 這是終其一生都會面對的課題 人多少都會害怕孤單 這是人的天性 人是群聚的動物 有親和他人或團體的需求 正如 Maslow 所說的需求階層論 --- 愛與歸屬感需求 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但是相加在一個群體時 卻又會 有不同的特徵出現 我們時常需要成為團體的一員 因為團體能夠帶給你歸屬感 以及提升你的自尊 害怕孤單嗎 ?  系邊 ? 系點 ? 獨行俠 ? 符合以上的,又怎樣。 拿出態度 我就是這樣 So,what ? 更重要的是 知道自己想要得去追求 找到自己的興趣 努力去充實自己 提升自己的自我效能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用你的方式生活